这个“结冰”,不是冰冻的冰,而是 冰棍的冰。
英文名叫 “Ice-cream headache”[1]。
之所以被翻译成“脑子结冰”。
估计是90年代中国的医生冰棍吃太少,对吃冰棍会头疼这件事没有感同身受。
早在20世纪80年代,国外就有医学文献,记录了因快速摄入冰冷食物引发的神经性疼痛。
并将其形象地命名为——“ 冰淇淋头痛”。
儿童、偏头痛患者“冰淇淋头痛”可能性更大。
其本质,是寒冷刺激触发 蝶腭神经节神经痛[2]。
当-18℃的冷饮接触…。
你们敢不敢把刚刚复制粘贴的东西发出来?
北京日报点名批评“苏超”过度娱乐化的动机是什么?
有什么好用的安卓本地音乐播放器推荐?
北京语言大学张爱玲教授被清华树木砸中逝世,清华回应系绿化养护人员违规作业所致,事故责任该如何划分?